显示“已揽收”却没有下文 整治虚假发货要靠硬约束

来源:经济日报
临近发货时间却突然被告知缺货,已揽收快递显示“已揽收”却迟迟没有下文,显示催问物流进度却被各种搪塞、却没敷衍……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有下硬约很有可能是文整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陷阱中。
虚假发货是治虚指各类电商通过上传快递单号“制造”发货动作,实际上并未真实发货的货靠情况。少数商家由于售前缺乏对订单数及出货量的已揽收合理预判,超额销售后既不愿损失客源,显示又碍于平台制定的却没发货时效规则,便玩起虚假发货把戏,有下硬约为填补库存争取更多时间。文整此外,治虚预售刷单、货靠数据造假和恶意收集买家信息进行转卖也是已揽收虚假发货的常见原因。
商家的虚假发货行为,不仅违反电商平台规则,影响自身信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涉嫌构成欺诈。因为短期货源不足无法及时发货,商家理应与消费者主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但如果刻意玩套路来欺骗,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丢掉口碑和人心。
诚实守信是市场壮大、交易畅通的基础。要有效整治虚假发货乱象、构建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加强平台合规治理和行政监管执法硬约束。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已制定相关规则,提高对商家虚假发货行为的惩罚力度,比如按照商品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消费者赔付红包等。但从平台端来看,惩治虚假发货行为不能一“赔”了之,需采取更多有效规约,如采取下架商品或服务、平台禁入等措施,提升存在此类失信行为商家的违规成本;同时应充分回应消费者维权诉求,畅通维权渠道,形成消费者反馈与商家信用评价的关联机制。
童云斐
相关文章
直击2022年金融街论坛|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提升数字金融基建水平 保持国际竞争力
来源: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11月2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李达志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表示,作为祖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一直发挥独特优势,配合国家发展大局,成为国家接通全球2025-07-08- 新京报讯 记者饶舒玮)5月7日,据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披露,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首创集团”)拟挂牌转让北京首创阳光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首创阳光地产”)46.486%股权,转让底2025-07-08
“微信支持手机温度监控”登上热搜,网友:除了占cpu没任何用处
新浪科技讯 5月7日午间消息,近日,微信开始向安卓用户推送8.0.22更新,增加了“性能检测工具”,用户可以实时监控手机当前的CPU占用率、屏幕帧数以及温度等核心数据,#微信支持手机温度监控#登上热搜2025-07-08300万宾利新车竟维修过17处?车主开了5年毫不知情!4S店:送你个脚垫还不行?
一辆300万元的汽车开了5年还能变成900万元?近日,车主田先生发现自己5年前花费300万元在北京一家宾利4S店购买的车辆,竟然维修过17次。而购买之前,田先生对此一无所知。对此,有不少网友调侃称:“2025-07-08- 美国卫生监管机构批准了澳大利亚制药商CSL Behring治疗B型血友病的基因药物Hemgenix,这种一次性输注药物可以使患者从常规治疗中解脱出来,但每剂的价格高达350万美元,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昂贵2025-07-08
- 日前,玛莎拉蒂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即日起,召回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