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风险资产的真正“大杀器”!飙升程度超过金融危机和“缩减恐慌”时期

  发布时间:2025-07-07 21:16:2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这才是风险资产的真正“大杀器”!飙升程度超过金融危机和“缩减恐慌”时期来源:华尔街见闻美债实际收益率60个交易日飙升150基点,让风险资产基本告别往日辉煌。随着美联储鹰派加息预期冲着风险资产疯狂扫射, 。

这才是大杀器风险资产的真正“大杀器”!飙升程度超过金融危机和“缩减恐慌”时期

来源:华尔街见闻

美债实际收益率60个交易日飙升150基点,才风产的程度超过让风险资产基本告别往日辉煌。险资

随着美联储鹰派加息预期冲着风险资产疯狂扫射,真正一个更令投资者感到恐惧的飙升现象已然出现。

那就是金融减恐“大杀器”—美债实际收益率的飙升。

由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被推升至2011年以来的危机最高水平,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在过去60多个交易日内也飙升超150个基点,和缩慌目前已跃升至0.88%的大杀器高位,然而就在7个月前实际收益率还处于-1.25%的才风产的程度超过创纪录低点。

此次实际收益率的险资巨大涨幅也创下自199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开始出售通胀保值证券以来的真正最高纪录,飙升程度甚至超过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和2013年的飙升“缩减恐慌”时期的表现。

而此项收益率被认为是金融减恐衡量借贷成本的真正基准。投资者通常会根据通胀水平来对美债名义收益率进行调整,危机从而得到实际收益率。

在过去两年中,经通胀调整后的美债实际收益率一直为负值,这为风险资产的上冲提供了关键动力。从加密货币到科技股纷纷“一飞冲天”,造就了无数个年轻的百万富翁,在他们眼中像巴菲特这样的老派投资者基本可以宣告退休。

然而,随着实际收益率飙升并告别负值时代,风险资产难以重获支持,昔日的辉煌成绩已然逝去。

市场对此的普遍看法是,当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收益率上行时,由于投资者持有相关资产的机会成本会增加,资产收益自然会下降。

具体来看,首先股票估值受到明显冲击,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那些依赖未来长期现金流的公司。受此影响,专注科技股的综合指数市盈率已从年初的31点跌至本周的21点左右。此外,股票对债券的相对吸引力也会被削弱。

并且,不仅美国本国资产需要为实际收益率飙升“买单”,新兴市场同样因为资本外流而承受重压,近期从土耳其里拉到印度卢比均跌至历史低点。

道明证券新兴市场策略师Mitul Kotecha在一份报告中提及:

随着美债收益率上行,几乎所有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都会走弱......未来表现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美联储本周传达的信息,但目前很难说美债名义收益率或实际收益率已经见顶。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Tag:

相关文章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通过“三个增强、三个塑造”探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通过“三个增强、三个塑造”探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财联社11月22日电,深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沙雁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将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
    2025-07-07
  • 上线半年用户近2500万,i茅台首度详细揭秘技术团队

    茅台时空自i茅台APP于3月31日上线试运行,至今已半年。据i茅台官微消息显示,截至目前,i茅台APP累计注册人数近2500万人,酒类产品的总投放量近900万瓶,茅台冰淇淋线上销售近37万杯套)。 在
    2025-07-07
  • 小鹏新车被骂惨,何小鹏就该背锅

    来源:无冕财经财务、供应链、销售部门都有要求,G9才搞出一堆选配方案,就连被骂后改价、改配置,何小鹏也没法自己拍板。作者:施燕芬一款新车惹祸。在那48小时里,甚至有人担心,“这家公司是不是要倒闭了?”
    2025-07-07
  • 万物云正式上市,6名员工敲锣!首日破发,郁亮:更在意未来长期表现

    赶在市场清淡时上市,挂牌首日破发,投资人需要抱以更长时间的耐心。9月29日,万物云登陆港交所,但开盘后一度跌超8%,随后跌幅逐渐收窄,截至午间休盘,万物云报47港元/股,相比49.35港元的发行价跌4
    2025-07-07
  • 考上好大学 有人却得了“空心病”

    兰婷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即将迈入大学的学子可能心情有些复杂,既盼望着人生即将展开新的一页,同时也有些忐忑:离开家人的庇护,面对陌生的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我能适应吗?我要如何从心理上作好准备
    2025-07-07
  • 专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提升“包容性”

    “推动能源转型,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需尽快落地,需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确保转型成本和收益公平分配。”在日前举办的零碳智库系列论坛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说。“目前,一些地方在风
    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