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不看好、民众没信心…美国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

来源:国是机构经济直通车
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联储发布的好民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称,当前美国经济活动净增长小幅扩张,众没但物价水平仍处于高位,信心人们对需求疲软和经济衰退的美国免担忧正日益加剧,认为经济前景变得更加悲观。衰退
一直以来,可避为应对通胀飙升,机构经济美联储连下“猛药”,好民持续激进加息,众没导致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信心预期与日俱增。如今,美国免美国经济真的衰退要“衰退”了?
针对美国经济未来前景,多方给出“衰退”警告。可避
日前,机构经济彭博经济学家发布的模型推演结果显示,美国在未来12个月内发生经济衰退的概率为100%,也就是衰退已经不可避免。而上次预测时,这一概率还是65%。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公司近日警告称,美国经济有可能从明年春季开始陷入温和衰退,该机构还将美国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5%下调至0.5%。
摩根大通公司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表示,美国经济可能会在6至9个月内陷入衰退,形势很严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针对美国经济给出“减速”预判,其最新报告亦大幅下调美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0.7个百分点至1.6%。
除了多个机构不看好美国经济,美国民众也对国家前景缺乏信心。
据外媒报道,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71%的美国民众认为国家前景黯淡,未来处于“危险境地”。
与此同时,美国通胀前景仍不乐观,数据再超预期。
美国劳工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2%,高于预期的8.1%;核心CPI同比上涨6.6%,高于预期的6.5%,达到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9月美国通胀数据再超预期,再次大幅减弱了市场对美国通胀下行的偏乐观预期,体现了美国通胀的韧性和反复性。
这一点在美联储褐皮书中也得到印证。褐皮书指出,尽管美国一些地区报告物价上涨有所放缓,但通胀压力仍保持高位。
根据美联储褐皮书,美国民众对需求走弱的担忧日益加剧,企业在增加就业人数方面犹豫不决。一些企业表示,通胀上升和生活成本上升正在推高工资,此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市场吃紧带来的工资上行压力。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考虑到美国工资上涨的“刚性”特征,本轮美国通胀回落较之以往周期将显著放缓,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半年至一年过程中,美国通胀的回落速度较以往历史周期将更呈现一波三折。
一直以来,美国在“治通胀”还是“治衰退”之间左右为难。
李迅雷表示,随着实际利率水平不断抬升,当前美国房地产、企业固定投资等对利率敏感性的支出活动已经开始走弱。如果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大部分经济投资活动会受到更强约束,从而加剧经济衰退预期。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态“为了控制通胀,甚至可以牺牲一定的就业和经济”,随着四季度即将到来的进一步加息,美国经济能否软着陆存疑。
面对接连不断的衰退预警,美国总统拜登却认为,即使出现经济衰退,也是一次非常“轻微”的衰退。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拜登对经济衰退的“轻微”论让人联想起之前美联储对通胀预测的“暂时”论。但事实上,无论是美联储对通胀预测的“暂时”论,还是拜登对经济衰退的“轻微”论,都在避重就轻,都是对超级流动性的“选择性失明”。避重就轻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当下的通胀形势和经济承受力让拜登既无法“避重”,也无处“就轻”。
相关文章
- 每经编辑 段炼 昨天8月31日),日本钢铁厂商之一、已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制钢公司,承认旗下子公司生产的钢管质检存在问题,这些产品被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中。△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昨天,日本制钢公司2025-07-07
-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卓澜)4月7日,仲量联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内容显示,2022年开局,北京商业地产市场迎来了显著复苏。在投资市场,物流地产、长租公寓及另类资产为投资重点;一季度2025-07-07
瑞幸生椰拿铁一年卖出1亿杯,县城老板:加盟费40万也要排队等
来源: 时代财经4月6日晚,瑞幸官方微博宣告,生椰拿铁在诞生一周年之际实现了1亿杯的销量。去年5月宣布实现盈利以来,瑞幸似乎拿到了“重生”剧本。早在2021年9月,瑞幸就签下了冬奥大热门选手谷爱凌,在2025-07-07-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 转自:央视财经近日,湖北孝感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捕捞野生田螺案件。案发时,4名嫌疑人正在用螺耙,在长江禁捕区域进行捕捞。2025-07-07
- 当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处于高位流行,各项防控措施正在有力有序推进。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从吉林赶赴上海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抵沪后即与上海市委和市政府负责同志交换意见,转达习近平总书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