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直销高歌猛进 经销停滞

炒股就看,贵州高歌权威,茅台猛进专业,直销及时,经销全面,停滞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贵州高歌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在飞天茅台不提价的茅台猛进前提下,茅台销售均价不断上升,直销直销收入增长功不可没,经销经销商贡献的停滞新增收入基本可以忽略。
本刊记者 杨现华/文
3月31日,贵州高歌受到市场颇多关注的茅台猛进“i茅台”电商平台上线运行,这意味着(600519.SH)重启电商渠道,直销公司自营渠道补上电商短板。经销对于贵州茅台的停滞线下经销商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贵州茅台不断加码自营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2021年贵州茅台直销收入增长超过80%,占比已经超过20%,经销商收入自2018年后就基本没有增长。
也就是说,近年来贵州茅台收入的增长基本就依靠自营带动,经销商不再提供销售增量。茅台基酒2019年和2020年基本没有增长,从生产到销售需要5年左右时间,这就使茅台未来的销量难以增长。
经销商停滞
2021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094.64亿元,同比增长11.71%;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6亿元,同比增长12.34%。贵州茅台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6.75元(含税),共计分红272.28亿元,分红继续超过50%。
贵州茅台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3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16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左右。贵州茅台在年报中提出了2022年营收约15%的增长目标,较前几年的约10%明显加速。
这也成为机构一致看多贵州茅台的主要卖点之一。华创证券指出,贵州茅台2022年15%左右的营收增长目标是年报的亮点,表明公司“从定速巡航转向主动加速”;即便在不考虑普茅提价的情况下,公司通过非标产品的增量提升吨价,加上可供基酒增长使全年投放量充裕,目标达成也具备保障。
刚刚推出的贵州茅台电商平台目前就销售有茅台非标产品。在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情况下,贵州茅台电商平台的热度远超年报的关注度。
3月底,贵州茅台电商平台“i茅台”上线,即便销售的产品里面没有最核心的主打-飞天茅台,抢购者仍然蜂拥而至。数日以来,每日百万人次的申购,等待中签的消费者心情如同买彩票。
目前,“i茅台”电商平台主要是消费者的下单平台,消费者通过在“i茅台”APP下单,产品基本是由消费者所在附近区域的贵州茅台经销商提供,申购成功后再去线下门店取货。
这样的火爆局面与贵州茅台的经销商没有多大关系,他们似乎成了贵州茅台电商销售的线下仓库,这似乎也是当下贵州茅台销售渠道的真实写照。
贵州茅台当下的销售渠道就是直销火爆异常、经销代理不温不火。2021年,贵州茅台直销收入为240.29亿元,同比增长了81.49%;批发代理即经销渠道收入为820.3亿元,同比增长0.55%。
2021年,贵州茅台酒类收入合计为1060.59亿元,同比增长了11.85%。也就是说,公司白酒收入的增长基本来自直销渠道,经销商的增量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近年来的常态。2019年和2020年,贵州茅台直销收入分别为72.49亿元和13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5.65%和82.66%;批发代理收入为780.96亿元和815.82亿元,分别增长12.87%和4.46%。直销收入持续高歌猛进,来自经销商的收入增速逐渐沉寂。
当然,这与贵州茅台经销商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2018年年末,贵州茅台在国内的经销商达到历史最高的2987家,当年公司在增加系列酒经销商的同时减少茅台酒经销商437家。众所周知,贵州茅台主要收入来自以飞天茅台为代表的茅台酒,系列酒只是收入的补充。
2019-2021年,贵州茅台在国内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2377家、2046家和2089家。2021年年末公司经销商数量较2018年的高峰已经减少了近千家,降幅达到了三成以上。淘汰的经销商既有系列酒经销商,茅台酒经销商数量也不少。
经销商的大幅减少自然会影响批发代理的收入,贵州茅台对直销的重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2018年年报中,贵州茅台描述公司销售模式为“扁平化的区域经销为主,公司直销为辅”,这也是公司多年来的一贯表述。
2019年开始,经销商的主体地位不见了,目前已经表述为“通过直销和批发代理渠道进行销售”。直销即自营似乎取代经销商成为贵州茅台更看重的销售渠道。
在飞天茅台始终不提价的前提下,贵州茅台扩大直销以实现“变相涨价”也在情理之中。而且,随着公司产能受到的限制,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茅台酒都无法实现放量增长,贵州茅台选择继续扩大直销收入并不奇怪。
产量难增 直销更倚重
贵州茅台上一次提价是2018年,彼时公司将茅台酒价格平均上调18%左右,飞天茅台969元/瓶的出厂价已经持续4年,市场零售价定为1499元/瓶,至今未涨价。
官方没有宣布调价,并没有影响公司销售均价的持续上涨。2018年是贵州茅台提价的首年,这一年公司销售茅台酒32464吨,单吨平均收入为201.72万元;2019-2021年,贵州茅台分别销售茅台酒34562吨、34313吨和36261吨,单吨平均收入分别为219.32万元、247.23万元和267.75万元,较2018年已经增加了30%以上。
虽然经销商的单吨收入也在增加,但直销的贡献更为明显。2018年,贵州茅台批发代理的单吨收入为115.57万元,2019-2021年分别为125.97万元、135.69万元和135.13万元,最近两年基本没有增长。
直销则不一样。2018年,贵州茅台直销销量为2372吨,单吨收入为184.5万元,2021年公司直销渠道销售了5736吨,单吨收入为418.94万元。直销渠道销量增长了不到1.5倍,单吨收入增长了约1.3倍。
在没有宣布提价的大背景下,贵州茅台直销渠道量价齐升。销量的增长并不奇怪,单吨收入的增长或许说明,公司将更多核心产品放入了直销渠道中进行销售。增加直销本就意味着变相提价,增加核心产品比重将直销对公司收入增长的刺激进一步放大。
而且,在未来销量难以大幅增长而公司又迟迟不提价的情况下,贵州茅台似乎将更加倚重直销渠道。这对于经销商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2018年,贵州茅台完成茅台酒及系列酒基酒产量70217万吨、同比增长10.08%,其中茅台酒基酒产量49672吨,同比增长15.98%;系列酒基酒产量20545吨,同比降低1.98%。
2018年后,茅台基酒几无增长。2019年和2020年,贵州茅台分别生产茅台基酒49923吨和50235吨,2018-2020年茅台基酒产量基本没有变化。直至2021年公司茅台基酒产量为56472吨,但增长也只是略超10%,并非大幅增长。
按照贵州茅台的对外宣传,公司茅台酒从开始生产到出厂需要5年左右,也即2018年的基酒产能对应2022年的销量。2018年,贵州茅台基酒产量增长了15.98%,涨幅在近年中最为明显,这也许是贵州茅台敢于喊出增速加快的信心之一。
在2019年和2020年年报中,贵州茅台对下一年的营收增长定下的目标是10%左右,结果基本按照预期实现。在此之前,公司对2017-2019年的增长目标是15%左右,结果由于市场转热和提价等原因,2017年和2018年收入增长远超目标,2019年与预期基本相吻合。
由于产量的增长,即便没有提价,贵州茅台完成2022全年15%的增长目标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之后呢?未来两年茅台酒没有产量增长,贵州茅台要么继续加大直销比例,要么继续推出类似“茅台1935”这样价格更高的系列产品。
继续加大直销比例意味着经销商渠道会进一步受到打压。推出更多新产品?从茅台1935的情况看似乎不错,定价在千元出头的茅台1935刚一上市就受到市场追捧,这能否带来贵州茅台系列酒持续、稳定的增长呢?
2019-2021年,贵州茅台系列酒收入分别为95.42亿元、99.91亿元和125.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8.14%、4.7%和26.06%;2020-2021年平均增速不到16%,敞开供应的系列酒并没有直销那般的增长。
无论是增加精品系列酒还是其他方式,都不如增加直销能够更为快捷地促进贵州茅台收入的增长。此消彼长,增加直销将使得经销商的销售量受到进一步的打压。
贵州茅台目前的直销并没有改变飞天茅台一瓶难求的现状,直销销量翻倍增长是否是在抢食经销商的蛋糕呢?2018年,贵州茅台直销渠道的销量占茅台酒销量的比例只是略超7%,2021年已经超过15%,且还在飞速增长,留给贵州茅台经销商的空间越来越少了。
截至发稿,贵州茅台并没有回复《证券市场周刊》的采访。
相关文章
- 里士满联储行长Thomas Barkin表示,美联储在降通胀方面不会畏缩不前,但也提醒称,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致力于让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我们将尽其所能实现这一目标,”Barkin周二在西弗2025-07-06
美国8月ISM制造业徘徊于两年多低位,价格指数五连跌,通胀压力大减
来源:华尔街见闻周四,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与7月持平,位于两年多低位。衡量原材料成本的指标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表明通胀压力正在减弱。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52.8,好于预期的51.9,7月前2025-07-06- 当地时间9月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改革委员会表示,已经与前总统特朗普及其会计公司就移交特朗普的财务记录达成协议。央视记者 顾乡 徐德智)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记者 康殷今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晚间记者发稿时,2022年上半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基金报 记者 忆山11月21日,国内有机硅龙头发布公告,透露公司原总经理方红承因涉嫌职务侵占已被审查起诉,虽然未披露详情和具体金额,但公司表2025-07-06
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数”览: 挂牌展示企业合计4584家 累计融资266.51亿元
本报记者 昌校宇近年来,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政策持续加码。例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激发涌现一大批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