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消金VS兴业消金,头部机构的争夺赛

  发布时间:2025-07-06 06:40:2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来源:北京商报自2009年国务院批准试点设立消金公司以来,至今已历十余载。十余年间,消金市场风云变幻,业绩前三位席不断更迭。从最新披露的2022年中报数据来看,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业绩稳居前两位 。

来源:北京商报

自2009年国务院批准试点设立消金公司以来,招联至今已历十余载。消金兴业消金十余年间,头部消金市场风云变幻,机构业绩前三位席不断更迭。争夺赛从最新披露的招联2022年中报数据来看,招联消费金融、消金兴业消金兴业消费金融业绩稳居前两位,头部营收、机构净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争夺赛其中,招联招联消费金融资产规模已达2个兴业消费金融之多。消金兴业消金

业绩之争

从最直观的头部业绩数据来看,2022年上半年,机构招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84.16亿元,争夺赛上年同期为73.9亿元,同比增长13.88%;净利润为19.37亿元,上年同期为15.42亿元,同比增长25.62%。报告期内,兴业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47.64亿元,相较上年同期38.69亿元同比增长23.15%;净利润为11.5亿元,相较上年同期10.24亿元同比增长12.31%。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对比发现,尽管两家消费金融机构在2022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增速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出现明显下滑。其中,招联消费金融上年同期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分别为22.7%、166.7%;兴业消费金融两项数据则分别为30.62%、92.48%。

针对两家机构上半年业绩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分别向两家机构进行了解。对此,招联消费金融回应称,上半年面对多重外部风险因素,公司提前预判风险并积极应变,提升运营效率,以精细化运营实现营收与利润的稳健增长,保持资产质量平稳可控。

两家消费金融公司经营业绩仍保持增长,是消费金融银行系头部机构“强者愈强”的具体表现,而同比增速的下滑则是由多方因素构成。

渠道之争

从招联消费金融与兴业消费金融的产品来看,两家机构主打的都是纯信用贷模式。不过两家的获客模式并不相同。招联消费金融主打线上,兴业消费金融一直以线下业务为主导。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兴业消费金融展业区域已覆盖全国50余个主要经济发达城市。通过发挥专属客户经理一对一联络对接的服务优势,直营团队可与客户面对面沟通,进一步确认贷款用途、还款能力等。

线下模式自然是有优势的。精准、下沉的特点下,自2019年开始,兴业消费金融凭借庞大的线下团队,成为业内公认的业绩黑马。兴业消费金融方面也指出,消金公司的市场定位本就是下沉客户,与传统银行“客群互补、错位竞争”。

劣势同样也不容忽视。近三年来,受到疫情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部分主打线下渠道的消费金融公司业务面临较大冲击,地推团队分崩离析。还有部分新开业的消金公司,布局线下后又匆匆折戟。归根结底,在于重人力的模式产生了高额获客成本,容易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

另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对于运营机构来说,广泛铺设线下渠道的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主要在于相较于线上管理风控系统,线下人员管理具备更多不确定性,因此相关机构也会着力进行业务均衡化调整。

纯线上的模式同样也存在弊端。如今线上获客红利逐渐消失,线上获客的成本不断增长,各家消费金融公司对流量的争夺也变得日趋激烈。“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趋近于线下获客成本,且在某些领域,甚至高于线下获客。”一位消金行业分析人士如是说道。

主打线上的招联消费金融也未放弃线下渠道的拓展,自2021年以来,发力线下的消息时有传出。

8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个信源求证获悉,招联消费金融线下渠道成效甚微,目前相关业务全面关停,正在尝试布局新业务。就线下业务有何规划,对公司业绩影响几何,北京商报记者也向招联消费金融方面进行了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不过,有消费金融行业从业人士告诉记者,线下业务对招联消费金融而言整体处于试水阶段,在其业务板块中占比有限,关停也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

“在招联消费金融的线下业务中,更多的是业务员向用户面对面推介贷款产品,最后具体获批额度、费率等还是由线上风控主导,对于线下业务发展也存在一定限制。”上述从业人士补充道。

前景之争

在谈及下一步业务规划时,兴业消费金融回应称,公司致力寻求线上与线下的合理融合。招联消费金融则提到,将依托于纯线上风控模式,坚持稳中求进打好“组合拳”。

但背后不容忽视的还有漫长的磨合期。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上半年疫情反复等因素,对消费金融公司经营和客户还款能力都形成了一定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根据借款人客群的情况、资产质量表现,调整风控和催款策略,做出平衡性安排。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则解释道,消金公司试图打开线下市场,背后是线上流量红利的见顶、线上获客费用日趋提升的压力,优质业务增量面临考验。但重资产模式带来的门店运营成本以及线下人力成本不可小觑。对于倚重线下模式的消金公司而言,想要兼顾做好线上业务,也需要经历磨合期。

一边是业绩增速下滑、获客难度增加、行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一边是监管方频频出手,在消费信贷方面给予利好,新市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都成为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力点。

而在前述从业人士看来,消费金融机构业务模式本质上较为单一,现有行业格局下很难进行大规模的业务调整和转换,更多考验的还是资金成本与存量客户的运营能力。

于百程同样提到,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其中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除了技术层面之外,包括资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资产端的客群质量和收益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合规经营能力等,都是消费金融公司保持业绩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 Tag:

相关文章

  • 上海最高龄炒股奶奶105岁了,这一年,她又赚够了买小菜的钱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上观新闻2022年8月29日,1917年出生于虹口区的周鸿宝,在位于闵行区的家中迎来了自己105岁的生日。下午2点,距离股市收市还有一个小
    2025-07-06
  • 北京新发社会面病例是疫情防控的重大风险

    5月1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6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新发的社会面病例是疫情防控的重大风险,发生的几起聚集性疫情,都是
    2025-07-06
  • 老俞闲话丨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笃定前行

    来源:老俞闲话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两个月前我和大家约定的新书《在岁月中远行》,终于在这个月出版上市了!我自己也对这本书期待已久。这本书记录了我近年来在工作、生活和行走中的感悟与思考,书封上的书名
    2025-07-06
  • 一图看懂|CPI同比上涨1.4% 前4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来了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受到疫情冲击,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明显下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这些变化是短期的、外在的,目前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5月
    2025-07-06
  • 花旗上调港股评级,华尔街集体呼吁“买入中国”!

    来源:华尔街见闻花旗认为,当前中国国内的一系列政策,应有助于对投资者情绪构成支持。即使其他主要经济体正在急剧放缓,中国也可能依靠内部驱动,实现有吸引力的复苏。华尔街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中国,花旗最近将中国
    2025-07-06
  • 年轻人不爱换手机?3月国内出货量同比降四成

    中新经纬5月16日电 16日,中国信通院发布2022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146.0万部,同比下降40.5%。3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降四成据报告,从国内手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