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再气化”能力不足,数十艘液化天然气船在西班牙排队等卸货

【环球时报驻德国记者 青 木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付鸿烈】10月19日,再气化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能源危机会压垮欧洲的港口工业吗?》的文章,其中提到,不足部分欧洲的数艘能源密集型企业已经处于停产边缘,原因直指俄乌冲突引发的液化牙排能源危机。但就在10月18日,气船路透社报道称,西班卸货数十艘运载着液化天然气(LNG)的再气化运输船正在西班牙的海港周围徘徊,排队等待卸货。港口路透社称,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数艘原因是当地港口“再气化”能力不足,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的液化牙排产能已到达了极限,所有储气罐已经饱和。气船能源危机面前,西班卸货欧洲已经暴露出了基础设施问题。再气化
“此前,欧盟天然气供应重点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如今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欧洲的能源结构正在重组。面对欧洲能源危机,加拿大、美国的油气产量也在增加,对欧洲的贸易量也随之上升。大量液化天然气供应正通过海运涌向欧洲。”大学教授刘毅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西班牙天然气公司Enagas数据显示,近几个月大量LNG运输船抵达西班牙。今年1—9月,已经有超过250艘LNG运输船在西班牙卸货,这与去年全年的数量一样多。德国经济新闻网站20日称,仅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加的斯湾就有15艘LNG运输船被“拒之门外”。据悉,目前至少有35艘LNG运输船在伊比利亚半岛周围和地中海等待。根据Enagas的数据,西班牙拥有欧盟45%的液化天然气储存空间。此外,《环球时报》记者从统计网站Statista了解到,目前欧洲共有30座正在运营的天然气码头,在建的还有6座。其中,西班牙数量最多,有6座正在运营,但即使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目前也已无法接收海运而来的货品。
资料显示,法国、瑞典、意大利、英国等国也各有2—3座天然气码头。而能源进口大国德国目前却没有运营的天然气码头。面对能源危机,德国有两座天然气码头正在建设,此外,德国政府还租用了4个浮动码头,并讨论再建设4座天然气码头。
但是刘毅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据他介绍,接收液化天然气的终端有两个配套核心,一是接收站,二是外输管道。欧盟内国家建设新的终端以及配套至少需要2—3年时间,除特殊情况外,当地有关部门需要很长时间论证新设备运营的可行性。其中就包括再气化后的天然气如何并网、调度、交易等等。他还认为,欧盟国家肯定会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扩张,但是否会大规模布局还有待观察。因为建设和运营液化天然气终端是商业性行为,大部分都是私人投资。这种项目的特点是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投资者还需要评估未来经济形势。
事实上,除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短缺问题被暴露外,在能源危机中,欧洲光伏大规模落地难的问题也再次凸显,影响该问题的因素更为复杂。例如法国对绿地的保护便是欧盟大规模布局光伏的重大阻碍。意大利太阳能协会主席保罗·洛科·维斯康蒂尼表示,在意大利的项目必须首先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然后再进行地区审批,地区审批很容易被拒绝,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项目靠近古代遗迹。
“影响欧洲光伏大规模落地的还有土地性质因素。适合建设光伏的大部分土地是工业或农业用地,很多都是私人土地,政府作为有限,大规模布局风电、光伏的建设周期较长。这便是欧洲多是分布式新能源的原因。同时,这也为欧洲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带来了挑战。”刘毅军称。
相关文章
- 每经记者 李沛沛 每经编辑 叶峰 11月21日,富荣基金旗下的富荣中短债净值大跌12.08%,引发市场和投资者广泛关注。就在不久前,富荣基金发布了一则赎回款项安排的通知,将这只基金支付赎回款项延长到T2025-07-06
- 参考消息网6月25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25日报道,意大利总理德拉吉表示,意大利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从去年的40%下降到25%。报道称,德拉吉在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峰会后的记者会上说:“我们在准备过冬的2025-07-06
- 面对全球“缺芯”,魏少军认为,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供应链被人为地打破,加上出现疫情,使整个供应链出现了紊乱。“十四五期间,北京和上海的产业中心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广东将成为集成电路第三极,半导体产业将2025-07-06
- 来源:北京商报“柏林和奥斯汀的工厂现在都是巨大的金钱熔炉。它们仿佛真的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这是金钱在燃烧的声音。” 当地时间6月22日,在最新的一段与硅谷车主俱乐部的采访视频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2025-07-06
- 摘要【10月以来最高涨幅超40% 多只医药基金业绩亮眼】近期,多只医药主题基金业绩亮眼。数据显示,10月以来,截至11月18日,在收益率超过20%的168只公募基金中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医药主题基金的2025-07-06
史上最大毕业潮!上海金融机构“抢”人才,银行保险券商纷纷扩招,2023年校招提前
来源:华夏时报又是一年毕业季!但是2022年的毕业季显得特别不同,持续了整整两个月的上海疫情,让诸多莘莘学子原本3月走出校园寻找工作机会的时间被延迟到了6月。“原本我和几个同学想4月到上海找工作,都已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