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投产 下游市场应用或将进入爆发期

10月13日消息,首套束碳从新闻办获悉,大丝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10月10日在中国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纤维线投并生产出合格产品,国产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产下场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游市用或这标志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将进工业试生产、入爆产业化,发期成功走向规模化和关键装备国产化,首套束碳一举破除我国碳纤维生产和装备受制于人的大丝被动局面,真正实现自主可控。纤维线投
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国产PAN (聚丙烯腈)基大丝束原丝、碳纤维技术,产下场分两个阶段实施,游市用或计划于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共达到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
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该条48K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可实现规模化、高品质生产。
大丝束碳纤维性能优越,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应用场景广泛,如:风能、、高铁动车、飞机部件等。
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
此外,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还可以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中国石化碳纤维专家、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介绍,为了让大丝束碳纤维真正拥有“中国技术”,上海石化不仅成功掌握了控制温度场的关键核心技术,而且配置了节能型设计可实现能源综合利用,这在国内外装备领域也是绝无仅有。
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累计拥有碳纤维相关专利251项、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46项,专利排名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中国石化既是大丝束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企业。据悉,在“十四五”末,中国石化将在多种工艺流程实现通用级、大丝束、小丝束、高性能等产品方面全面突破,进行总体布局,满足国家各个领域的需求。
长期以来,中国的碳纤维发展主要是在小丝束碳纤维方面实现了突破,但是小丝束碳纤维成本高,影响了下游企业应用碳纤维的积极性。碳纤维国产化使得碳纤维在新能源等下游市场应用逐渐爆发, 随着碳纤维应用率的不断提升,相关行业将迎来长跨度的高景气阶段。(刘丽丽)
相关文章
- 编辑/文多 “《卿卿日常》热度破10300!”11月22日,《卿卿日常》在官微发布庆祝消息。这已经是爱奇艺IQ,股价2.43美元,市值20.93亿美元)今年以来第4部热度破万的自制剧。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07-07
-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美国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共和党首席议员格雷厄姆窜访台湾时,当面向蔡英文表达希望台湾购买波音787,台“总统府”与外事部门连忙否认强销。报道称,经过对照,格雷厄姆有关购机2025-07-07
Q1净利同比暴增20倍!新零售龙头股价最高跌七成,基本面拐点确立?
财联社4月30日讯编辑 陈丽红),总市值超400亿、全国性超市龙头、新零售和预制菜等概念集于一身的2020年4月创下11元的历史最高,此后股价累计最大跌幅近69.82%。不过,最近两个月提前于大盘见底2025-07-07- 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 综合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网站和美联社29日报道,在俄乌冲突持续之际,数万北约及其欧洲盟友部队未来几周将在欧洲多地举行一系列大规模军事演习。报道介绍,演习将在芬兰、波兰、北马其顿2025-07-07
宜人金科Q3净利润达2.703亿元,预计Q4营收至多达11亿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22日,宜人金科YRD.US)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Q3总净营收为8.407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为2.703亿元,基本和摊薄后每ADS收益为3.2025-07-07- 本报4月29日电 王曙光)当地时间4月28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举办的世界模块化建筑2022年度大会上,中国远大科技集团的参选项目从141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赢得2500平方米以上住宅类奖2025-07-07
最新评论